一、学院基本情况
材料工程学院现有教职工6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14人,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42人,其中博士16人,硕士37人。 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包装工程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共2300余人。
二、党组织建设工作概况
近年来,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建工作融入中心工作,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基层党组织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党建创建工作内涵,为实现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科学规划十二五发展前景,推动学院和谐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一)坚持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加强理论武装工作。深入推进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在全体党员中集中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开展“深化专业建设改革,推进学科建设工程,构建和谐材料学院”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大家树立科学的教育思想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实践活动中,大家联系实际、勤于思考,认真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了广泛好评。该院党委开展的“探索共建新形式,创新‘就业友好型’”活动于2009年6月获江苏省高校“最佳党日活动”。 当前,该院正有步骤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他们结合学院实际,开展了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广大党员联系自身工作作风、教风现状,对照学校和院系发展的要求,从思想上真正认识依法从教和为人师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积极创建民主、平等、和谐、诚信的师生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二)重视加强院党政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学校党委部署,依据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成功召开了材料工程学院第二次党员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按程序选举党支部委员、分工会主席,配备教研室、实验室主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加强对干部的培养和教育。定期召开由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教研室主任,综合办主任、学工办主任参加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进行“创先争优” 动员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研讨,发挥二级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班子成员团结和谐,保证学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根据材料工程学院实际,把教工支部建在学科上、学生支部建在专业上,以党建工作推进学科与专业建设,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在引进新教师时重视考察思想政治素质,近年来共引进20名年轻教师,其中13名为中共党员。目前该院教职工党员47名,占教职工总数69. 12%;注重加强教师积极分子教育培养,积极吸收高学历的人才进入党的队伍,每年发展教师党员1至2名。同时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近三年毕业班党员人数累计达263人,占毕业生总人数比例平均达到26.8%。
(四)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按照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和党政班子成员例会制度,提高院领导班子议事决策能力。材料工程学院党委积极参与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重要事项的讨论,积极支持行政负责人开展工作。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定期研究分工会、分团委、学生分会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师生共建活动,从实际出发为师生员工办实事,为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提供制度保证。
(五)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通过中心组学习、听辅导报告、参观考察等形式组织领导干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结合学院实际,教育广大师生准确把握公与私关系,恰当把握处事分寸,形成廉洁处事的良好习惯,努力做一个品行高尚的人。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 “一岗双责”的原则,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
三、主要成绩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
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和党政班子根据学校“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组织广大党员和教师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研究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规律,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探索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中央地方共建项目带动学院实验室建设,现有中央地方共建项目4项,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1个,拥有专业实验室面积近6000平米,仪器设备总值近1500万元,良好的实验条件为师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支持,促进了学生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学院先后建立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26个,与企业共建了江苏省小节距链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产学研基地4个。与行业协会和政府人事管理部门合作,开展了材料热处理工程师培训与资格认证、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资格认证、长三角模具专业岗位能力培训,见习铸造工程师培训认证等,并将这些培训项目纳入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行“学历学位+资格证书”培养。为深化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提高学生创业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工程, 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工作取得新成绩
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根本,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管理。全院党员和广大教师进一步加大对教学工作的精力投入,认真上好每一堂课。高质量完成全日制本科生2300余人的教育教学工作。深化教学改革,推进课程创新,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制定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方案,组织申报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专业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在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中,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专业先后被遴选为江苏省特色专业建设点;材料学二级学科被遴选为学校重点建设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校品牌专业。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主持国家级教研(子)课题2项、省部级教研课题9项、校教研项目26项;主编、副主编各类教材37本、7本主编教材获得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立项。 15门课程获得省级、校级精品(优秀)课程或立项建设课程,14人次获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奖和优秀教案奖,王永廉老师作为党员教师的杰出代表,先后获得“校教学名师”和“校师德标兵”光荣称号。在第六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评选中,王章忠老师获得“第六届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光荣称号。
材料工程学院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建立科研管理和激励制度,积极组织课题申报。2007-2009年主持省级以上科研基金3项,累计取得校级以上科研基金项目38项,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84项,横向科研到款额约57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教师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共110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56篇,SCI和EI收录13篇。各类课题立项与研究进一步提升了我院科研整体水平。2010年在项目申报和科研成果等方面取得了突破,获批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企业博士人才聚集项目1项、省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项,校级高等教育研究课题5项、校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30多项。科研经费到款达240余万元,其中纵向科研经费41万元;成功获取专利授权5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教师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共74篇,其中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39篇,SCI和EI收录17篇。出版主编教材2部。
加强校企合作与服务社会工作,与企业和行业协会进一步开展深层次合作,搭建产学研活动平台。与南京康尼机电新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了“轨道交通应用材料研究所”,与张家港市2家企业分别联合成功申报了“张家港海锅铸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张家港市汽车模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三) 学科专业建设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力度加大
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和行政紧密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际,以校重点学科-材料学为重点,强化建设了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两个二级学科的6个研究方向。积极推进江苏省特色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建设工作;以优秀成绩通过了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金属材料工程两个专业的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工作;焊接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获得教育部审批,2010年已经招生。
牢固确立教师在办学中的主体地位,紧紧抓住培养、引进、稳定、提高四个环节,通过挂职锻炼、岗位培训、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等多种形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业务水平和应用能力。该院现有专任教师58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副高以上职称占36.2 %;具有博士学位16人、在读博士17人、硕士以上学位占82.76 %;江苏省“333工程”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3名、江苏省“青蓝工程” 学术带头人2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名。师资队伍素质明显提高,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教学水平、科研能力进一步增强。
(四) 学生工作有效开展,优良学风逐步形成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切实推进学生素质教育。以学风建设为重点,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陶冶学生情操。广大学生思想乐观、政治上进,学习勤奋。2009年度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350多人次,2010年度获校级以上各类奖励380多人次;2010年该院36名学生考取研究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59%;高分子071班李龙同学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和南京市首届大学生专利作品竞赛优秀奖;高分子051班、071班获得“省级先进班集体”荣誉称号;董远飞、许萌君获“省级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和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开拓就业市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积极提高我院毕业生就业质量。2009、2010两届本科毕业生的最终就业率分别达到100%和99.29%,受到学校嘉奖。韩冰老师被评选为南京工程学院十佳优秀班主任。
(五)重视舆论宣传和职工文体活动开展,树立了材料工程学院良好形象
坚持以舆论宣传展现形象、凝聚人心、推动工作,积极报道该院工作动态,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3年向校园网和院报供稿60多篇;加强学院网页建设,开辟了党建思政专栏,及时宣传我院党建思政工作动态。支持工会积极开展工作,组织教职工积极参加校工会和学院组织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在国庆60周年歌唱祖国大合唱活动中,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2009年10月成功举办了材料工程学院第二届集体婚礼活动,增强了师生的凝聚力。材料工程学院党委和行政注重关心民众、温暖人心,切实解决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积极营造和谐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学院的精神文明建设。2010年成型教研室获省教育工会“工人先锋号”称号。
四、特色工作
社会主义大学要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培养质量是根本。材料工程学院坚持育人为本,以师生共建活动为载体,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积极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引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为加强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该院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师生共建科研团队模式,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相关专业教研室首先在学生中实施了专业导师制,选拔一定数量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参加教师课题研究,吸收学生加入科研团队。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参加有关科研实践活动,并完成有关科研报告或小论文。导师也可根据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竞赛项目、学生科研、社会实践的要求,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实践。在完成科研训练的过程中,学生参与实验室建设和设备管理维护,既提高了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率,又增强了学生实践能力,学生创新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近年来,材料工程学院学生参与申请专利获批3项,学生参与科研论文30余篇,高分子071班李龙同学负责、韩冰老师指导的“新型环保型人造草坪热塑性橡胶填充颗粒”项目获2009年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江苏赛区二等奖、并获得南京市首届大学生专利作品竞赛优秀奖。08/09年在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完成52个科技创新项目,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1项;在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材料工程学院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在第三届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我院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2010年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立项39项,材料工程学院获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先进单位。
在推进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同时,他们积极引导学有余力的同学报考研究生,2010年,材料工程学院共有36名同学被正式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录取人数占全院本科毕业生人数的12.59%。录取学校中不乏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
材料工程学院党政十分关注和支持学生的考研,并以此作为加强学风建设和院风建设的重要途径。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和生活,广大教师都一直鼓励学生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帮助他们增强考研的信心,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
2010年考研大潮中涌现了材料061班等先进集体。材料061班有11人考取研究生,研究生录取比例为26.83%,其中两人考取西北工业大学,两人考取华东理工大学,其他同学分别考取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东南大学、东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江苏科技大学。该班有一个宿舍四名女同学,苏虹、吴聪、李庆敏、杨晓敏均为学生党员,四人都曾担任学生干部,并且积极参与校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一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研究结果还以论文形式发表,其中杨晓敏同学参与完成的论文《多主元合金AlCrMnFeNiCux的组织与性能研究》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材料导报》。苏虹同学还担任了省级科技创新课题“环保型镁合金”项目的负责人。苏虹、吴聪两人以386、383优异的成绩被西北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吴聪、杨晓敏也以优异的成绩被华东理工大学录取。
材料工程学院党委按照学校党委工作部署,服从服务于中心工作,围绕中心工作确定和实施党建目标,积极支持行政领导行使职权,在致力于使思想政治工作与教学科研相结合、与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相结合、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今后,将进一步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教育党员、干部要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和谐校园的积极促进者,努力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